“豆豆姐姐,送你一张小卡片,你别忘了我。”
“老师,谢谢你们帮我过的生日”
听着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看着孩子们渴望的小眼神,想起孩子们活动前呼啦一下扑上来的场景,社工的心暖暖的,鼻头酸酸的,眼眶也有点湿润。
12月27日,社工在合阳县南沟小学开展2020年试点关爱活动最后一场“回忆成长的足迹”。活动中,社工精心制作的活动视频合辑引起孩子们的阵阵“骚动”。“看,我在回答问题!”“哈哈,雷雷拔河的表情好搞笑”“我都出现6次啦”孩子们像欣赏大片一样欣赏着自己的身影。当得知这是今年最后一次活动,孩子们恋恋不舍,于是出现了开头的一幕。
彩绘面具时,孩子们带着活动的快乐、离别的不舍,尽情发挥,释放自我,形形色色的面具,或艳丽、或素雅,或新奇、或平常,作品没有好坏,因为每个作品都代表着一个孩子丰富独特的内心世界。
从孩子们的一言一行中,社工明显感受到了他们的成长和变化。雷雷在初期的活动中淘气、不服从社工安排,现在会主动帮助社工维持纪律,活动结束时,雷雷精心制作的纪念卡及心爱的小玩具表达对社工的不舍;欣欣从刚开始的怯懦、不敢大声说话,现在会主动回答问题、融入活动也能和其他朋友很好互动。孩子们的点滴变化是几个月来连续开展活动的成果,在孩子们和社工的惜别声中,今年的“三县三镇六村”儿童关爱试点工作也完美拉上帷幕。
伴随着试点工作的结束,合阳县新池镇南沟村社区党支部、村委会为渭南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赠送了锦旗。“精准帮扶出实招 贴心服务暖童心”几个字表达了对中心一系列帮扶关爱行动的感谢。
为充分贯彻《关于进一步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渭南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经过前期走访调研,最终确定合阳县新池镇南沟村、北沟村,白水县尧禾镇唐寨村、新武村,蒲城县荆姚镇东郊村、孟郊村为困境未成年人关爱保护试点区域。
渭南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联合渭南新星困境儿童援助中心,通过业务培训、定点帮扶、结对互学等多种方式开展试点帮扶活动,旨在推动建立畅通的儿童发现报告和关爱机制。中心社工深入试点,线下累计为50余名基层儿保工作者提供专业督导、政策指导、技术培训、方案制定等服务;通过线上直播,为全市150余名儿保工作者开展了《儿童相关政策》《儿童督导员及儿童主任工作实务》培训。通过线下+线上相互补充的培训形式,指导广大村(居)儿童主任增强了相关知识储备,提升了业务素质、提高了关爱服务技能。
中心督导参与3个试点县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信息摸底排查工作,通过实地走访,以具体案例引入的方式向基层儿保工作者示范说明走访技巧、交谈方式、档案建立、风险评估、上报方式及困境儿童分类保障的各项政策。共为试点区84名儿童送去防疫、学习、生活物资并根据风险等级定期跟进。
中心开展“政策法规进村(居)”活动4次,受益人数92人。活动向未成年监护人传递儿童保护相关政策法律知识,填补他们在以往政策法规方面的空白,引导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强化监护主体责任意识、依法履行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同时向广大群众普及“强制报告”制度,让政策宣传在更大范围内得到传播。
依托“儿童之家”为阵地、中心联动学校参与,组织专业社工、志愿者开展各种活动,丰富儿童生活、促进儿童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积极健康成长。开展“书香润童心”“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等融入活动27次,受益人数567人次;开展“做情绪的主人”“携手同行 感恩有你”小组活动8次,受益人数207人;分两期举办“同心筑梦、相伴同行”2020研学夏令营,带领儿童接受爱国教育、感受科技魅力、领略神奇自然、学会自我保护,受益儿童50人次;开展“我宝贵的身体”女生自我保护课程、“守护童年 安全同行”安全保护课程等普惠式课程共5次,引导广大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提升自我保护能力,受益儿童170人次,通过问卷调查,接受教育的93%儿童已掌握了儿童防性侵、防欺凌、防溺水等安全自护知识。中心社工精心设计的活动、课程得到县级儿保工作者、参与儿童及家长的积极反馈,为后期全面开展活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困境儿童关爱保护试点重点聚焦农村留守儿童及困境儿童监护状况改善,通过探索制定儿童关爱服务内容及标准,提升儿童关爱服务工作队伍的服务能力和专业化水平,提高儿童关爱服务质量,从而推动建立有效运转的市县村“三级联动”机制,确保未成年人关爱保护网络有效建立。
扫一扫在手机上阅读本文章
如需横屏浏览,请点击 继续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