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市爱幼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在线咨询
微信

微信扫一扫

长按二维码关注微信加好友

童兴计划|0-3岁婴幼儿发展特点及正面养育

发布时间:2023-08-14 09:30

追着喂饭会对孩子产生什么影响?

孩子有一颗“玻璃心”怎么办?

家有多宝怎么平衡彼此的关系?


在养育孩子的道路上相信每个人都会有以上疑惑的问题和没有办法处理的场景。近日,渭南市爱幼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前往合阳县百良镇陌西村,为儿童照护人开展0-3岁婴幼儿发展特点及正面养育主题活动,增进家长对婴幼儿发展特点的理解,帮助家长建立正面养育的思维习惯,积极学习使用正面养育的方法处理儿童成长中遇到的问题。

图片

活动开始社工用一个双手手指交叉相握左手拇指在上和右手拇指在上体验到的不同感受,让家长明白养育思维和方式也会成为一种习惯。活动中分享的案例都是在养育孩子时真真实实发生的一些场景,社工引导家长积极分享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类似情形的做法以及对案例中家长做法的分析,学会用正面养育的方法来思考问题:养育孩子的目标是什么?孩子的发展特点是什么?孩子的需要是什么?正面养育的方法是什么?通过集体讨论明确要用不打不骂、尊重孩子发展特点,用解决问题的思维来养育孩子。

图片
图片
图片

在主题活动中有这样一位妈妈,她已怀孕五六个月,肚子中孩子的不断成长造成她行动不便,但每次开展活动她都会带着女儿来积极参与。在交流互动中社工了解到作为已经养育过一个孩子的“老手”妈妈,三十多岁的她在育儿过程中仍有许多疑惑及困难。女儿的情感及心理需求如何满足,二胎出生后两个孩子之间怎样平衡,如何在养育二胎时避免曾经踩过的坑,在女儿哭闹时知道不能粗暴解决但又找不到更好的处理方法……几次活动的参与交流让她学习到科学的儿童观,掌握了更多儿童发展规律及正面养育的方法,最主要的是明白了在生活中要用正面养育的思维来考虑孩子的情绪与感受,现在她对于养育好即将出生的宝宝有了更多的信心。

还有一位四十多岁的妈妈和刚刚大学毕业的女儿也来参加活动,当讨论“给孩子讲道理不听,打才管用”这个话题时,这位妈妈受到了很大的感触。她说自己就是那种当孩子犯了错就不论青红皂白先打孩子一顿的妈妈,现在听了分享后才明白孩子当时的无助,知道孩子内心安全感的缺失,她表示在将来养育照顾后代时一定要用科学的方法来带孩子,从婴儿期就营造出充满爱和安全感的环境。

图片
图片
图片

整场活动参与者相互分享、互动讨论,对0-3岁婴幼儿发展特点与正面养育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这正是项目期望的结果。通过四节连续的正面养育主题活动,能为西部农村儿童家长提供有质量的早期婴幼儿养育服务,使参与的家长掌握科学的婴幼儿家庭养育照护知识,促进儿童健康发展。

目前,该项目正面养育主题活动已在三个项目点全部开展,接下来将会集中三个项目点的照护者召开正面养育专家讲座,为照护者提供更加专业的指导,解决照护者在育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敬请期待!


课程速览



1.用“哭声免疫法”训练新生儿睡眠可行吗?

新生儿忽然离开母体会非常恐惧,缺乏安全感,需要妈妈及时回应,建立安全型依恋关系,才能健康快乐成长。哭声免疫法会免掉孩子的自我存在意识和安全感,造成婴儿安全感缺失,长大后焦虑、恐惧、反应迟钝。

正确做法是及时查看哭的原因并解决,创造适宜的环境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与孩子多互动,建立安全的依恋关系。


2.孩子自己吃饭撒的到处都是,追着喂饭累人,看着电视喂饭真省心,这样的办法好吗?

12个月开始孩子能自己用杯子喝水,用勺子吃饭;15个月开始自我意识萌芽,不喜欢被约束,喜欢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如果家长嫌麻烦给孩子喂饭会造成孩子动手操作协调能力差,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出现依赖、懒惰、害怕困难等,扼杀了孩子天生学习的探究欲望和自主发展的能力。如果孩子有了自己吃饭的意识就让孩子自己动手,哪怕是一开始抓着往嘴里送也无所谓,逐步培养孩子拿碗勺,不要嫌麻烦,不要担心吃不饱,孩子会逐渐掌握使用餐具的方法,这样可以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也能让孩子专注力更好,更有成就感。


3.快2岁的孩子“玻璃心”,经常莫名其妙就哭,妈妈没有耐心,没有办法怎么办?

这个时期的孩子以自我中心看世界,掌控感强烈,但能力弱,目的达不到会发脾气。当他们要做的事情操作难度超出能力范围就会有我不行的挫败感,孩子不会正确表达情绪,就会用哭引起妈妈的关注。如果妈妈教育方法不当,缺少耐心,会打击孩子探索的积极性,让孩子觉得被忽视,失去自信心,失去探索未知的兴趣和动力。妈妈应该不批评、不指责,共情、安抚孩子情绪,陪伴孩子,适当给予引导、示范,及时表扬和鼓励,树立信心,同时教会孩子正确表达情绪的方法。


4.3岁的哥哥和1岁的妹妹玩,妹妹哭了妈妈不管什么原因总是呵斥哥哥,家有多宝如何平衡?

这个阶段的孩子能与他人友好相处,懂得一些简单的规则,非常重视看护自己的玩具,脾气不稳定,没有耐心。大宝缺少家长正确的引导,不知道如何与二宝互动,甚至觉得爱被二宝分走了,被忽视,有心理落差,想通过打二宝引起家长注意;经常挨骂,无处发泄,拿比自己弱的二宝撒气。长此以往妈妈会伤害了大宝,带坏了二宝。妈妈要先安抚二宝情绪,再了解具体原因,单独安抚大宝并沟通,不威胁恐吓大宝,正确引导怎么和二宝互动,给予安全感,多偏一些大宝,给适当的权力管理二宝,于无形中树立榜样,而不是要求大宝必须做榜样。切记:批评一个不要顺带批评另一个;夸一个可顺带夸另一个,给孩子做榜样。


5.三岁的东东1岁后和妈妈分开由奶奶带,现在妈妈回来后东东就总是黏着妈妈,出门也躲大人身后不愿意叫人,就像妈妈的小影子,以至于妈妈觉得自己不应该回来。

孩子喜欢黏妈妈,得到陪伴能让孩子感到安全、安心,18-24个月,孩子的黏人现象到顶峰,黏人是分离焦虑的正常现象,是无法跨越的成长烦恼。东东妈妈外出过早、过久,孩子长期一个人,缺少陪伴,担心妈妈再次离开,没有安全感。妈妈不能当众说孩子黏人、没礼貌,这会让孩子羞愧和委屈,说自己是不是不该回来,让孩子更没有安全感。

妈妈要先观察、了解孩子的行为习惯和需求,尽量弥补孩子的需求;多陪伴和抱抱,多和孩子说话,慢慢建立自信心;时常告诉孩子不会再离开,给孩子安全感;出门不强迫孩子叫人,不当众批评孩子。一定要循序渐进改善,不能着急,否则孩子会更加焦虑、恐惧,用一生追求安全感。


项目简介:为在全省农村地区推广婴幼儿早期发展项目,加大对农村和贫困地区婴幼儿照护服务的支持,陕西省妇女儿童社会组织孵化园&陕西妇源汇性别发展中心于西部农村儿童养育项目技术和经验,通过公益创投活动,邀请相关社会组织共同参与,对西部农村儿童养育项目进行验证、升级,探索形成1套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农村地区婴幼儿早期发展项目体系,并推动在全省范围内进行推广。

扫一扫在手机上阅读本文章

版权所有© 渭南市爱幼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陕ICP备2023014358号    技术支持: 竹子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