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市爱幼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在线咨询
微信

微信扫一扫

长按二维码关注微信加好友

温情相伴 筑梦未来:转介安置三名儿童安新家

发布时间:2024-08-01 17:52
“感谢未保中心和爱幼的老师们,是你们给了我们兄妹两年的陪伴,让我们度过了那段最难熬的日子,帮助我从一个懵懂的少年成长为一个有目标有梦想的人。”小海在欢送会上表达着自己的感激之情。


7月31日,渭南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渭南市爱幼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为三名代养期满的儿童开展“温情相伴 筑梦未来”欢送会活动,通过回顾成长视频、倾听未来展望、寄予美好祝福等环节,让儿童感受到中心大家庭的温暖与祝福。


图片


欢送会上,工作人员为孩子们送上精心制作的成长册,在一张张照片中感受孩子们的成长和蜕变。市救助管理站站长吴超、副站长牛元媛为孩子们送上了美好的祝福和精心挑选的礼物。吴站长在寄语中希望孩子们“把日子过成一束光,驱散前途的黑暗;将努力活成一束光,不负这大好时光……”。



图片




三名代养儿童为重组家庭的兄妹,小海、小洋亲生母亲多年前去世,小喜的亲生母亲失联,大哥小海精神一级残疾,家庭依靠低保度日。2022年3月,继父突然因病离世,三兄妹陷入无人监护状态,基本生活出现危机。临渭区民政局将兄妹三人的情况紧急上报,社工第一时间前往孩子家中进行走访调查、召开紧急个案会商,经评估三名儿童为一级风险,需紧急介入和干预,被转介到渭南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进行临时监护,由专业社工进行生活照料并开展相关社会工作服务。

 初来中心的小海衣着邋遢,个人卫生很差,对社工的询问很少能给予正常的回应,经过社工的陪伴引导,小海在这里学会了写自己的名字、认识了人民币、能背古诗、能演讲,还学会了下五子棋、骑自行车等各种技能,有时还协助工作人员做一些简单的事情,生活自理能力也越来越好。小喜刚到中心时说话逻辑不清、自理能力差,每天会哭闹很多次,社工带小喜画画、玩游戏、滑滑板……,每晚睡前为小喜讲故事,半夜为小喜盖被子,现在的小喜长成了一个活泼可爱、懂事贴心、爱笑会撒娇的开心果。



图片


 对于学龄期的小洋,家庭的重大变故让他承担了比哥哥和妹妹更多的压力,他每天沉默寡言,对未来充满迷茫和担忧。社工用真诚的陪伴和及时的心理疏导给予孩子最大的支持和包容,通过小组活动、融入活动丰富孩子的精神生活,让孩子感受到温暖和关爱,渐渐地小洋性格变得越来越开朗,成长为一个乐观自信的少年。在社工的激励和不断引导下,小海在学业上也树立了明确的目标并不断进取,多次获得“学习之星”荣誉,并在今年的中考中取得677分的优异成绩,这是孩子的不断努力和工作人员悉心陪伴的结果。



图片


看着三兄妹在中心的成长变化,听着工作人员对孩子们的临别赠言,前来参加活动的相关人员对市未保中心的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赞扬。活动结束后,工作人员携带儿童各类证件资料、转介手续、生活用品等,将儿童分别护送至市社会福利院和市儿童福利院,并向交接人员详细叮嘱儿童的性格、喜好和生活习惯,期望儿童尽快融入新的生活环境,开启新的生活。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2013年至今,渭南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累计为37名监护缺失儿童提供临时监护,已有16名儿童被转介安置到市儿童福利院。近年来,渭南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不断完善服务平台、畅通服务渠道、精细服务内容,优化提升生活环境,为儿童提供养育、教育、基本医疗、心理辅导、素质拓展等支持和服务,确保儿童心有所依、身有所护、难有人帮,全方位维护困境儿童、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等群体的各项权益。


扫一扫在手机上阅读本文章

版权所有© 渭南市爱幼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陕ICP备2023014358号    技术支持: 竹子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