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流浪未成年人伊克桑(化名)在渭南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工作人员的护送下踏上了回家的旅程,孩子挥手和社工告别,脸上挂着灿烂的笑容,与刚入站时那个低着头害羞的样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几天前,伊克桑被商丘市救助管理站送到渭南,孩子左看右看,一双深邃的眼睛充满了警惕与不安。工作人员察觉到孩子的紧张情绪,用温暖的笑容和轻柔的话语对孩子进行安抚,告诉孩子未保中心会为他提供哪些帮助,缓解孩子的不安。
开展社会调查时,社工从简单的对话中了解到伊克桑来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不吃猪肉,目前辍学想在外找工作。了解到孩子的饮食和生活习俗后,社工第一时间告知未保中心工作人员,协调后勤为孩子准备了清真饮食并购买鸡肉方便面和鸡肉肠,满足孩子的饮食需求,就餐后社工为孩子找来干净的衣物安排其洗澡休息,温暖孩子漂泊的身心。
干净整洁的房间、美味可口的饭菜、耐心有爱的社工让伊克桑的心逐渐放松,脸上也开始露出了笑容。孩子主动要求帮社工整理物品并告知社工自己在外的经历。伊桑克的家庭关系不错,因为学业压力想外出打工,这次前往河南找朋友务工时不幸被骗而流落街头。结合孩子的遭遇,社工为其开展普法教育、防拐防骗教育、网络安全教育及职业生涯规划,引导孩子继续完成学业,未来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
为了让伊克桑感受到更多的关爱和温暖,活动室里社工陪孩子下棋、打乒乓球;图书室里社工陪孩子阅读书籍、分享感悟;教室里社工陪孩子一起观看电影、畅想未来。临行前,孩子把一封感谢信塞到社工手中“做你们这里的孩子真幸福,谢谢你们,回去后我还会和你们联系,告诉你们我返校的好消息!”
在这个秋意深浓的季节,在这个充满诱惑的社会,渭南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为流浪中的孩子提供了温暖的港湾,用专业的服务点亮孩子们心中的希望之光,让他们在流浪的旅途感受到政府的温暖和人间真情,为迷途中的孩子点亮一盏明灯,照亮回家的路。
扫一扫在手机上阅读本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