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市爱幼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在线咨询
微信

微信扫一扫

长按二维码关注微信加好友

渭南新星2021年11月月报

发布时间:2021-12-01 17:59

缅怀先烈,铭记历史

为了给中心儿童提供良好的互动和成长体验,中心社工每周都为儿童安排丰富多彩的周末主题活动,绘画、手工、游戏、观影……让孩子们在快乐的时光中感悟、成长。本月共开展各类融入活动4次。

11月7日,市未成年人保护中心、渭南新星困境儿童援助中心为儿童开展了“我的国 我的家”爱国主题活动,通过共唱国歌、齐观影片、同绘画卷等环节,培养儿童的爱国情怀和民族意识。

观看爱国主题电影《长津湖》后,孩子们长时间沉浸在对那段独特历史的缅怀中,久久无法自拔。他们将对和平生活的珍爱、对祖国的美好祝福化作笔下灵动的图画,一笔一划都带着心中的憧憬。通过这次主题活动,孩子们更加明白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立志学习志愿军不怕苦、不怕困难、顽强拼搏的精神,努力学习,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从点滴做起,长大后把祖国建设的更加美好、繁荣、强大!

温暖童心,守护花开

11月26日,经多方沟通协商,4岁的小圆被委托安置在市未成年人保护中心,由渭南新星困境儿童援助中心提供专业社工服务及全面生活照料。来到新“家”的小圆活泼可爱,在社工无微不至的陪伴下,很快适应了中心的生活。

小圆母亲精神残疾,父亲没有稳定工作,全家依靠低保金度日。8月初,社工走访时从邻里获知其父亲对孩子疑似有猥亵行为。次日市未成年人保护中心便联系村委会及儿童主任核实情况,8月5日,社工在开展先期调查核实后依据强制报告制度要求,落实强制报告主体责任,上报主管部门后迅速报警。中心积极配合公安部门进行调查取证,由公安机关调取医院监控视频和护士的翔实证言,随后对小圆父亲进行拘留。

为保障小圆在中心的身心健康及安全,社工带孩子前往渭南市妇幼保健院为其进行体检,全面掌握儿童发育指标、心理及身体健康状况。同时社工为儿童添置生活必需品,带孩子一起玩游戏,和中心其他孩子一起参加融入活动,让小圆在中心感受到关爱,感受到社工的陪伴和温暖。在保障儿童基本生活的同时,社工联系附近多家幼儿园,经过沟通比较,为儿童选取合适的幼儿园,由专人负责接送孩子入园,让孩子感受到“家”的温馨,很好地融入这个大家庭。

市未成年人保护中心、渭南新星困境儿童援助中心发挥自身工作职能,对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遭受监护侵害、暂时无人监护等未成年人实施救助,承担临时监护责任。中心依托市、县(区)、镇(街道)、村(社区)四级救助保护网络,通过定期走访排查,落实部门会商、评估帮扶、应急处置、监护干预等措施,确保遇到困难的儿童和家庭能及时被发现、被救助,努力为儿童提供临时照料的温馨港湾,助力未成年人摆脱困境,远离伤害。

用爱点亮回家的路

本月市未成年人保护中心共救助3名流浪儿童(1名男童,2名女童),中心为儿童提供基本生活照料、心理疏导及护送返乡等服务。
    11月17日,中心救助一名流浪儿童小浩(化名),陌生的环境让他显得局促不安,看到小浩衣着单薄,社工随即找来厚实的衣服和食物送给孩子,通过温暖的行为让孩子逐渐放下心中的戒备。随后社工和孩子通过聊天慢慢拉近距离,孩子也向社工讲述了自己的经历。小浩今年初一,学习成绩优异并且很喜欢读书,两天前外出打工,由于第一次出门,错过了火车,身上的钱又所剩无几,随后向警察求救被送到了市未成年人保护中心。通过进一步深入了解,孩子父亲去世,母亲失联,和年迈的祖父母相依为命,家中经济拮据,无奈之下祖父便让孩子外出打工。社工向小浩说明义务教育的重要性和强制性,同时向其讲了一些防拐防骗防传销的专业知识,帮助孩子提高认知能力。社工为小浩提供初一课本陪孩子复习,为孩子讲解疑惑,在学习结束后陪孩子打台球、聊天,鼓励孩子逆流而上,追逐阳光。
次日,工作人员将小浩安全护送至合阳县未成年人保护中心并将儿童情况进行反映。工作人员经过调查核实,决定为儿童申请临时救助及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生活补助,解决儿童家庭生活困难,确保儿童安心正常就学,让儿童在寒冷的冬天感受到民政大爱的温暖。

冬日的关爱如暖阳

为更好地促进困境儿童健康成长,积极落实困境儿童相关政策,切实维护困境儿童的合法权益,市未成年人保护中心积极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本月走访在档儿童20名,通过实地走访了解儿童需求,为其送去精细化的关爱服务。经过重新评估,13名儿童符合结案标准。

通过走访,社工为困境儿童带去防疫物资、书包、保温杯等生活学习物资,为有需求的儿童带去棉鞋、拼图,在互动中拉近和儿童的距离。和儿童及监护人沟通中,社工对困境儿童近期心理状态、生活情况、教育情况、监护人自身情况等进行了全方位了解,同时积极向困境儿童家庭发放宣传资料,提供政策宣传与咨询、监护指导、亲子辅导等服务,协助监护人为儿童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确保有需求的困境儿童能得到及时呵护及关爱,切身享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关爱困境儿童是各级民政部门及整个社会的责任,今后市未成年人保护中心、渭南新星困境儿童援助中心将继续关注困境儿童的心理和成长需求,关心爱护这一特殊未成年群体的健康成长,做好儿童关爱及家庭监护责任跟踪回访服务,为困境儿童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为基层儿童工作者赋能提升

为提升基层儿童工作队伍履职能力和儿童关爱服务水平,畅通“三区”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体系,11月25日、11月29日,市未成年人保护中心联合渭南新星困境儿童援助中心分别在临渭区阎村镇、崇凝镇举办儿童督导员、儿童主任工作履职培训会,来自六个镇共91余名儿童工作者参加培训。

渭南新星困境儿童援助中心培训讲师金千深入解读儿童保护政策,解析儿童督导员及儿童主任工作职责,从入户技巧、档案建立、儿童类型认定、风险等级评估等入手,结合服务案例解析,做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同时,社工梳理我国关于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及强制报告的政策及实务脉络,对强制报告制度主体、应用情形、上报方法及上报途径进行了详细解读。通过政策性全、专业性强、实操性高的业务培训,参会人员表示对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工作理论水平、职业素质和履职能力得到了切实提升。

市未成年人保护中心、渭南新星困境儿童援助中心带动儿童主任将所学业务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切实助力“三区”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有序推进,全面搭建“3361”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服务体系,推动全市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流浪未成年人、监护缺失未成年人的各项权益得到有效保护。

儿童福利政策进村(居)走进“三区”试点

为切实贯彻落实中、省、市对儿童福利工作的相关要求,加强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使更多人了解儿童福利政策,11月5日、11月12日、11月19日,市未成年人保护中心、渭南新星困境儿童援助中心分别在经开区安王村、高新区良田街道步前社区、经开区星火村开展家庭监护指导和儿童福利政策宣讲,86名村民积极参加。

社工从《民法典》《未成年人保护法》中一些重要概念引入,向村民集中宣讲儿童关爱保障政策,重点突出法律法规、家庭监护、强制报告等内容,扩大儿童监护人及广大群众的政策知晓率,实现村(居)政策宣讲全覆盖。通过服务案例解析、互动问答、调查问卷等,为村民释疑解惑,调动村民的积极性,加深村民对政策的理解。同时社工引导社区工作人员落实工作职责,做好对监护人的督促和指导等工作,增强监护人知法懂法意识,强化其监护主体责任意识和监护能力。

后期市未成年人保护中心联合渭南新星困境儿童援助中心将从工作履职、家庭监护、亲情沟通、安全自护四个篇章开展政策宣讲,营造“人人关爱儿童”的氛围,为儿童提供更加多元化的发展,扩大中心城区及周边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覆盖面,筑牢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底线。

强化摸排走访,落实帮扶举措

市未成年人保护中心、渭南新星困境儿童援助中心联合高新区、经开区儿童主任本月持续开展困境儿童摸排走访工作。社工在高新区庙南村、庙北村、姚家村走访30名儿童,经开区星火村、东风村走访72名儿童,为21名儿童建立档案。同时,社工在走访中切实贯彻落实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精细排查、精确认定、精准保障”工作,摸排出符合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政策的儿童6名,协助儿童及时申请生活补助。

走访中,社工与儿童主任明确职责、分工协作,对困境儿童逐一全面调查。通过实际参与互动,社工为儿童主任提供访谈技巧示范,与儿童及家人进行细致沟通,建立信任关系,便于开展后续服务。通过详细询问,社工精确掌握困境儿童家庭结构、监护情况、教育就学、分类保障等信息,确保信息真实准确、详实完善。

随后,社工从专业角度梳理分析,科学评估,为有需要的儿童建立帮扶档案及台账,分析儿童需求,动态监测服务儿童信息数据,为后续落实帮扶举措奠定基础,确保符合政策条件的儿童及其家庭及时得到有效的救助帮扶。

一面锦旗背后的故事

11月4日,一位老人为渭南新星困境儿童援助中心送来“大爱无疆情系儿童心存感恩怀念新星”的锦旗,感谢新星团队对小阳(化名)一直以来的照顾。老人说:“孩子现在上了大专,学校给予了很多照顾,眼看着生活越来越好,日子也有了盼头,我越发感谢你们在孩子最需要时给予的照顾,是你们给我的孩子点燃了心灯,激发了他奋斗的动力,感谢你们……”说着说着,老人的眼泪不受控制地溢满眼眶。这面饱含浓浓谢意的锦旗挤进了办公室本就挂得满满当当的墙壁,见证着渭南新星团队8年来默默付出的点点滴滴。

小阳母亲改嫁后再无联系,父亲多次遭受意外伤害,生活不能自理,孩子和奶奶相依为命,这些经历给小阳心灵带去了沉重的打击与伤害。2014年初次走访见到当时10岁的小阳,他稚嫩的脸上显露着和年龄不符的浓重愁思和冷漠,经常会说一些埋怨的话,奶奶对孩子的表现担忧却无能为力。在中心帮扶的8年里,社工在给予小阳物质援助的同时,通过入户走访、夏令营、小组活动等服务,给予孩子温情陪伴,为他提供教育引导、心理疏导和情感支持,不断地引导、鼓励,帮他重塑自信。经过长期干预,小阳渐渐挥去了心里的阴霾,和社工、同伴有了更多的交流,跨越了成长路上的荆棘,小阳变得积极上进,对学业、生活有了新的认识和规划。现在,小阳偶尔还会在微信上和社工联系,给社工讲学校的趣事、诉说生活的烦恼、寻求心灵的慰藉。

民政局社会组织管理科召开社会组织座谈会

11月2日,渭南市民政局相关科室工作人员参观渭南新星困境儿童援助中心,同时召开社会组织座谈会,就社会组织的良性发展召开全员座谈。

座谈会上,社会组织管理科相关人员相互分享、总结了渭南新星在机构管理、人员配置、规范管理、制度落实等方面的优势并提出更好地改进建议。

渭南新星困境儿童援助中心作为一家5A级儿童服务社会组织,在渭南本土的工作得到了一定的认可。宋卫玲科长指出:社会组织要有独立意识、有规划、有长远发展的目标,走专业化、个性化、差异化的精品道路,不断挖掘儿童需求,打造精品服务、精品活动、精品课程……通过走出去来提高在整个领域的影响力。要做好工作宣传,从点点滴滴的工作入手,孜孜不倦地通过各种工作展示自己成果化、成品化、常态化的工作,让5A社会组织这面旗帜树的更高、更远、更亮、更鲜艳。

多方协同救助辍学儿童重返校园

11月4日,市未成年人保护中心、渭南新星困境儿童援助中心社工回访流浪儿童小新(化名),了解儿童近况并制定帮扶措施。小新今年7岁,父母在孩子年幼时离婚,现独自与父亲生活,家中还有一祖母患有偏瘫、精神疾病住在渭南某敬老院。小新父亲在外打零工养家,因工作时间不固定,时常将年幼的小新独自置于家中,并致使其辍学。

市未成年人保护中心积极联系临渭区民政局,共同解决儿童生活及教育问题。在多方协调下,站南街道办佳苑社区主动提出临时照料孩子生活,下邽镇政府与周家村委会立即联系当地教育部门,积极为孩子寻找寄宿制学校。

但因孩子父亲工作和生活原因,对孩子不能接受义务教育的问题不够重视。11月14日,工作人员再次和其父进行协商,帮助和引导其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鼓励其克服当前困难,让孩子尽早重返校园,并对其家庭实际困难也实施了切实可行的帮扶措施,打消了其父的顾虑。次日小新顺利入学,节假日的监护问题也在村干部的帮助下得到落实。

(本张图片来源:临渭区民政局)

扫一扫在手机上阅读本文章

版权所有© 渭南市爱幼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陕ICP备2023014358号    技术支持: 竹子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