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个月飞逝而过,本月我中心继续推进各项服务,提升工作能力,促进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顺利推进。
2.线上线下双服务,答疑解惑同关爱
2月22日,中心接待一名来访群众。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负责领导及渭南新星社工在了解情况后为老人进行了详细的政策释疑。老人儿子去世,老俩口和5岁的孙子一起生活(孩子户口随母亲迁出),经济来源仅依靠两位老人打工获得,孩子母亲与村委会、老人签署协议,每月为孩子提供800元生活费,但孩子母亲从未给付,老人希望孩子母亲将孩子户口迁回并每月如数给付抚养费。了解情况后工作人员向老人介绍了未保中心的工作职责并提供政策宣传册,告知其热线电话方便后期联系。社工建议老人首先联系孩子母亲,让其承担监护责任;其次可以向村委会申请临时救助以解燃眉之急;最后建议老人和孩子母亲沟通时注意方式方法,加强孩子和母亲的联系纽带,培养母子间的亲密关系。后期中心将邀请孩子参加融入活动,关注孩子心理健康,促进孩子的社会融入能力。
3.暖心救助寒夜流浪的你
2月21日凌晨,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救助1名流浪男童新新(化名),中心为其提供日常生活照料,后被工作人员护送返乡。中心在救助时坚守疫情防控要求,进行核酸检测、体温监测、隔离观察、清洁消毒,确保流浪儿童与工作人员的健康安全。
刚入站时陌生的环境使新新感到紧张不安,社工为儿童提供温水及洗漱用品,耐心安抚、沟通,使孩子感受到温情关爱,情绪逐渐得到平复。由于时间较晚,在孩子情绪稳定后社工建议儿童先行休息。后经了解:新新初中辍学外出打工多年但仍无法解决自己的生计问题,常常需要家中接济度日,因此儿童和家人关系很僵。2月15日新新准备前往外地打工,但由于身份证丢失错过外出的列车,于是前往网吧安身,花完携带的现金后网吧报警,新新随即被民警送往中心接受救助。
在了解情况后,社工给予孩子情感支持、家庭关系调解服务,通过实际案例让孩子明白父母的不易及亲情的可贵。同时社工还为孩子分析当前的就业趋势,鼓励孩子学习技能,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4.未保筑真情,喜乐过新年
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的相关领导在除夕惦记着中心儿童,为孩子们送来关爱祝福、零食礼包及新年红包,孩子们载歌载舞,感恩工作人员及社工一年的陪伴及付出。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主任吴超叮嘱社工:“放假期间要为孩子安排丰富的活动,满足孩子的文化需求及娱乐需要,让孩子们感受到节日温情,度过快乐有意义的春节假期。”
春节假日,社工为儿童开展了新春游园、我是护牙小卫士、筑梦冰雪 相约冬奥、书香润童心及各类春节主题手工活动。春节系列活动的开展,开阔了孩子们的视野、增强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提高了孩子们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让孩子们在政府的关爱下,在欢乐祥和的氛围中度过了充满年味的新春时光。
探寻元宵由来,传承经典文化。社工通过视频及知识问答让孩子了解元宵由来和节日习俗,吃汤圆、逛沋河、赏花灯、猜灯谜……社工陪伴孩子们在实践中加深对传统节日的文化认知和历史传承。社工还带领孩子们走进影院“见证老兵故事,感受信念力量”,《长津湖》系列电影带给孩子们巨大的震撼和感受,那种爱国情、家国心,让孩子们更懂得了感恩,激励着孩子们奋发向上。
“一曲笙歌春如海,千门灯火夜似昼”,元宵节的月光和灯光把夜色装点的绚丽多彩。孩子们在欢声笑语中开怀畅享,憧憬未来。愿孩子们在新的一岁有新的希望,新的学期有新的成长,万事顺意,平安喜乐。
《给孩子们的冰雪活动课》通过趣味百科、主题活动、综合素养三大类别的活动,满足了孩子们的认知发展、团队协作、沟通表达、兴趣娱乐等综合素养的发展需求。后期中心还将继续开展其他冰雪活动课程。
本月中心还接待宣城市救助管理站、绥德县救助管理站来访,共计12人。
扫一扫在手机上阅读本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