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市爱幼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在线咨询
微信

微信扫一扫

长按二维码关注微信加好友

渭南新星2022年3月月报

发布时间:2022-04-01 13:36

织密站内防护网,提升站外服务情


根据上级疫情防控视频会议安排部署,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渭南新星困境儿童援助中心积极响应号召,对中心临时监护的走读生实行封闭式照料,减少儿童与外界往来,杜绝不安全因素。中心严格按照防疫要求,工作人员及儿童进行每日体温监测并做好记录,服用提高抵抗力的中药,发现儿童咳嗽、咽痛等异常情况及时上报并就诊。同时中心每周进行两次核酸检测、加强区域清洁消毒、对儿童经常活动区域重点消毒,督促并协助儿童做好个人清洁,清洗床上用品16床,晾晒被褥8床。


图片


为了营造积极向上的生活氛围,社工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做手工、植树、绘画、体操,有效缓解了儿童临时封闭期间的心理压力。为了保障儿童课程进度,社工联系儿童代课教师了解学习内容,同时结合孩子自身情况制定学习计划,社工引导儿童认时钟、列竖式、熟练应用乘法口诀,帮助儿童解决学习上的疑问,提升儿童学习能力。

中心依托12345未成年人救助热线,接听转介电话1次,了解到1名存在心理问题的未成年人线索,社工通过电话沟通核实,形成情况说明交办至县级未保中心进行处置,帮助儿童进行家庭关系调适及心理疏导。

 在做好临时监护儿童照料的同时,社工积极开展在档儿童电话回访,通过电话了解儿童近况及监护情况,向儿童及监护人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叮嘱其做好防护,努力做到困难帮扶到位、心理援助到位、人文关怀到位,本月共回访困境儿童95人。



图片

紧急救治显真情,精心呵护暖童心

临时监护儿童小新向社工反映耳朵内疼痛难忍,社工向主管汇报后带孩子前往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经过一系列检查诊断为腺样体肥大引起的急性中耳炎,医生建议尽快住院进行手术。

为确保小新得到及时、规范的治疗,市未保中心委派工作人员紧急和医院进行协商对接,确定对孩子“先救治,后结付”,由市未保中心负责全部的医疗费用。3月3日小新正式住院接受手术前的全面身体检查,次日经过约一小时的手术,小新顺利得到救治。 

由于疫情防控的要求,孩子只能有一名陪护人员,工作人员及时调整排班情况,选派具有丰富护理经验的护工48小时两班轮换,为孩子提供精心陪护。护工在照顾孩子康复治疗的同时,陪伴孩子绘画、阅读、玩益智游戏……将孩子在医院的时光变得丰富多彩。市救助管理站副站长牛元媛、冯高峰在小新恢复阶段为孩子送去牛奶、水果等营养食品,关心孩子在医院治疗、生活、恢复情况,安抚孩子身心。来自“家人”特别的亲情关爱,让小新感受到无比的幸福和快乐。



图片

由于孩子伤口要特殊护理,出院后暂时无法返校,需继续在机构内休养恢复。社工为小新制定对应的学习计划,将孩子的课程进行合理规划安排,按照孩子的课程进度,用合适的方法为孩子补上落下的课程。

图片

市未保中心联合渭南新星困境儿童援助中心共同开展未成年人的救助保护工作,旨在为中心临时监护儿童提供教育、医疗、安全、发展等全方位的保障,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发展。在儿童遇到紧急情况时,以未成年人权益保护优先为原则,实行“应帮尽帮”“应治尽治”“联合服务”,为儿童提供细致化、多元化的帮扶,助力陷入困境的儿童得到及时干预救助,切实回应孩子们的各项需求,为儿童撑起一把安全防护伞。


给予儿童最及时的救助关爱——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紧急救助无人监护儿童

3月23日下午,市未保中心的工作人员接到紧急上报信息,临渭区有兄妹三人处于无人监护状态。市未保中心高度重视,第一时间组织专业社工联同临渭区民政局的工作人员前往儿童家中进行调查评估。

据了解,孩子家庭依靠低保度日,经济拮据。父亲于近日因病突发去世,小海、小洋亲生母亲多年前去世,小喜的亲生母亲失联。父亲的突然离世,更是让三兄妹的生活雪上加霜,陷入严重的生存危机。

 3月23日晚上,市未保中心立即召开紧急个案会商,社工根据儿童身体情况、精神状态、社会支持等评估,三名儿童属于一级(红色)风险儿童,需要提供紧急庇护。市未保中心依据儿童的基本情况及存在问题,从儿童利益最大化原则出发,就儿童目前的临时监护、就学、心理抚慰等进行研讨,制定紧急庇护方案、明确帮扶计划及后期个案服务。当务之急是接三名儿童回“家”,由市未保中心承担起儿童的监护职责,保障儿童的基本生活。同时工作人员迅速地制定帮扶方案:对接教育部门,保障儿童能就近入学;落实儿童的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孤儿)生活补贴等福利保障;链接专业康复机构为小海进行医疗康复和特殊教育;社工(心理咨询师)介入为儿童提供心理慰籍、情感支持、精神关怀等服务,帮助儿童度过哀伤期。


3月25日一大早,工作人员将三名儿童接回市未保中心。社工第一时间陪同三名儿童做核酸检测、健康体检,带孩子们洗澡,换上干净的衣物,并为孩子剪指甲、讲故事、一起运动,安抚孩子内心的不安。当天下午,社工发现年幼的小喜出现断断续续的咳嗽,立即带孩子前往医院检查就医,确保孩子得到及时医治。


对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遭受监护侵害、暂时无人监护等未成年人实施救助,承担临时监护责任是市未保中心的职责和使命。在为这些救助的儿童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外,更是通过家人般的关爱陪伴、有针对性的融入活动、持续的心理辅导、耐心的行为矫治、长期的学业帮扶及资源链接等专业服务,努力为受助儿童提供一个温馨的成长港湾。


做流浪儿童回家路上温暖的港湾

3月28日下午,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救助一名由华州区救助站护送的流浪儿童小安(化名),工作人员按照《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机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南》及《儿童福利领域服务机构疫情防控指南》的救助流程,对小安实行分区隔离并定时监测儿童体温,确保将疫情防控制度落到实处。

社工在面谈中了解到,17岁的小安通过网络结识一名女孩,两人相约前往西安打工。在西安两人又结识一些朋友带两人前往酒吧工作,后另一华州区女孩发现酒吧存在色情服务便带女孩逃离酒吧返家,随后小安报警后被送至未保中心接受救助。

在社会调查时核实到小安户籍所在地地区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儿童暂时无法护送返乡。社工结合小安实际情况对儿童进行防拐防骗教育、青春期性教育及职业引导、融入活动等专业的社工服务,提高儿童防范意识、自我保护和社会交往能力,让儿童在得到基本生活照料的同时,感受到温馨的陪伴和身心关爱,感受到政府和社会的温暖。



图片

走访送关爱,阳光共成长

3月12日,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对“三区”5名困境儿童进行常态化走访,将政府的关爱和社会的温暖送到孩子身边。

走访中,社工为孩子们送上西安市帮困助残公益慈善基金会提供的冲锋衣三件套,穿上合适的新衣服,孩子们露出开心的笑容。社工在和儿童进一步沟通中了解儿童生活心理及近期遇到的困难,运用优势视角,鼓励孩子发觉潜能,发挥优势,用勇气和信心去战胜生活上的困难,积极向上,感受生活中的美好和阳光。

这些孩子的监护人要么是年迈的爷爷奶奶,要么是残疾的父母,社工运用同理、专注、倾听等专业方法,向其监护人详细了解孩子们平时的学习生活情况、家庭面临的实际困难、政策补贴申请进度等情况,嘱咐监护人在关注儿童身体、学习的同时,更要多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

市未保中心将在“三区”试点继续开展常态化的关爱走访,为处在困境中的孩子们送去物质上的帮扶、精神上的关爱和正确的思想引导,针对不同儿童的需求开展个别化服务,助力孩子健康成长。


图片

图片


筑梦冰雪,童享未来

为了让孩子们提升对冰雪运动的理解、增加对冬奥的了解、产生对冰雪运动的兴趣,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继续开展2场《给孩子们的冰雪活动课》专题系列活动。让孩子们感受到冰雪活动的魅力,丰富孩子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社工通过趣味百科、主题活动、综合素养三大类别的活动,利用视频讲解、团体游戏、手工制作等动静结合的方式,带领孩子们学习冬奥知识、探知冰雪奥秘、了解冰雪运动、接受冰雪挑战。在精彩纷呈的课程中,孩子们形成了对北京冬奥的基本印象,在完成游戏任务的过程中获得了冰雪运动的知识,激发了孩子们对冰雪活动的兴趣和热爱,增强了孩子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动手能力、逻辑思维能力。

下一步,中心将继续开展不同主题的融入关爱活动,把党和政府的关爱落到实处、送到儿童身边,满足儿童心理需求,使儿童健康成长。

感谢字节跳动公益、抖音青少年、少年儿童出版社、北师大公益研究院对本次活动的大力支持。


图片

图片


市社心办考察市未保中心心理健康工作

3月11日,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接待社心办一行9人参观考察,就市未保中心开展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工作的情况进行考察交流。

近年来,市未保中心加大儿童心理健康服务工作力度,特聘专业的心理医生团队为精神关怀缺失、遭受家庭创伤、患有心理障碍、流浪等儿童提供人际调适、精神慰藉、心理疏导等专业化关爱服务,促进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同时市未保中心还承担困境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心理测评、心理排查、心理咨询、危机干预等工作,多次开展团体心理辅导、考前减压讲座、个案心理辅导等服务,同时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建设,定期举办心理健康大讲堂,开展分层次、多样化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工作人员素养,真正形成有效的预防救治管理体系。

市未保中心在心理建设方面的工作及规划得到了考察团的肯定和鼓励,后期,双方会持续加强交流,促进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工作得到更加有效地提升。


图片


童心同行共成长,雷锋精神永相随

三月,乍暖还寒,空气格外清新,春风裹挟着花香,将雷锋精神吹满大地。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渭南新星困境儿童援助中心的孩子们在雷锋月化身小小雷锋,在社工的带领下,了解雷锋事迹、学习雷锋精神,以实践活动发扬雷锋精神,向雷锋同志致敬!

看视频、听讲解、答问题……孩子们在倾听雷锋故事、学唱雷锋歌曲中认识了雷锋,知道了雷锋精神的内涵。社工带“小雷锋们”捡拾垃圾,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呼吁大家一起爱护环境,不乱扔垃圾。孩子们用自己小小的身体,做着力所能及的事,极尽所能为保护环境添上温暖的色彩。同时,孩子们通过慧心巧思的构图,用“手抄报”的形式表达对英雄的缅怀之情。

通过一系列活动,旨在将雷锋同志助人为乐,无私奉献以及学习上的“钉子”精神根植于孩子心中,让孩子在雷锋精神的激励下,不断学习,不断提高。


图片图片

Scan me!

扫一扫在手机上阅读本文章

版权所有© 渭南市爱幼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陕ICP备2023014358号    技术支持: 竹子建站

建议使用竖屏浏览,以获得最佳体验

如需横屏浏览,请点击 继续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