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救助儿童会
对于“打小孩”这件事
救助儿童会一直坚持
零容忍
今天是
国际不打小孩日
我们就来说一说
为什么对“打小孩”零容忍
1
▼
什么是“打小孩”/“体罚”
“体罚”是指使用暴力去伤害别人或使他们难受,无论暴力的轻重,任何使用暴力的惩罚都被视为体罚。例如,一个刚开始学走路的小孩把饮料弄洒了,她的爸爸或妈妈打她的手,这就是一种体罚。体罚的常见形式是以不同的方法(掌掴或打屁股)打小孩,此外也有其他的形式(例如用脚踢小孩、晃动小孩、强迫他们保持难受的姿势)。
当然,除了体罚外,还有同样残忍的非身体惩罚方式。例如故意使小孩觉得害怕或尬尴,这种惩罚很不尊重儿童,与身体惩罚同样不可取。儿童体罚可发生在各种不同的场合,包括在家庭、在学校、在其它照料儿童的地方、在监狱或者在拘留所。任何形式的残忍的惩罚,包括任何体罚都是不可取的行为,应被禁止。
2
▼
为什么不能打
体罚既伤身体,又伤情感。在2006年完成的《联合国秘书长关于针对儿童暴力的研究》中,领导该研究的独立专家Paulo Sérgio Pinheiro 教授在研究报告中写道:
“在整个研究过程中,儿童都一致表示制止暴力是迫切的需要。儿童作证说,暴力造成的伤害不单只是对身体的伤害,还有’内部的伤害’,且因为成年人允许暴力发生的事实而进一步加剧了伤害。"
使儿童承受身体痛苦本身违反了他们不受侵犯的权利,而且成年人常常没有估量到他们的个头、力量与儿童的差别,以及他们意图给孩子施加的疼痛程度与儿童实际感受到的疼痛程度的不同。
此外,成年人通常没有考虑到体罚造成的情感伤害,对孩子自尊的影响,以及可能对个人和社会造成的短期和长期的损害。此全球行动计划考虑了250多项针对体罚的影响。这些影响可以延伸到成年期,与多种多样的负面的健康、发育及行为结果相关。其中包括精神状况欠佳、认知发展不健全、学习成绩差、攻击性增加、脾气控制不好、反社会行为增加。
绝对没有
“安全”打小孩的情况
打小孩就表示不尊重儿童,侵犯了儿童的自尊及控制自己身体的权利。
有的国家的法律规定只可以打达到一定年龄的儿童或特定性别的儿童,或只能以特定的方法打儿童。但这种办法既不公平,也不可取。人们永远不会说对妇女或老人施行暴力是可接受的。当然,任何对这些人群或其他人群施行暴力都应该是违法的。
认为对儿童施行某一形式的暴力是可接受的行为同样是错误的想法。儿童享有不被侵犯的平等权利。如果说儿童拥有不同的权利,那么是因为儿童一般比较弱小、没有成年人那样强壮,应该得到更多保护。
儿童拥有
不受暴力侵犯的权利
禁止对儿童施行体罚是国家的义务,其基础是身为人类的儿童享有的人类尊严、人身安全的权利。虽然本册子只描述了禁止学校施行体罚这个非常重要的题目和相关的特定问题,但政府和教育专业人员还应该认识到,儿童在他们生活的所有场合下都拥有人的尊严、人身安全得到尊重的权利,包括在家里、儿童保育场所、替代照料场所、惩教院、军队中,他们都拥有这些权利。
儿童有权享有
不被体罚的法律保护
几乎全球每一个国家都签署了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所以实施公约规定的权利成为各国的责任。该公约第28(2)条规定学校管教方法应“与儿童的人权和目前公约的规定一致”。监督公约实施的儿童权利委员会,一贯把该条规定解释为要求学校禁止体罚。其它公约的监督机构也已指出,国际与区域的人权法要求必须禁止学校施行体罚。
大量研究证据表明体罚对学生学习有害。根据最近的一项研究,儿童在学校受体罚的经历与其考试成绩差相关联,并对儿童的社会心理状态有不良影响 。体罚等在学校发生的暴力行为,也是儿童不喜欢上学从而导致退学的一个主要原因。
根据世界各国领导于2015年9月通过的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各国承诺
“为所有人创造安全、非暴力、包容性的、有效的学习环境”(第4a目标),并终止对儿童的任何形式的暴力(第16. 2目标)。终止在学校和任何场合对儿童施行体罚是实现这些目标和实现其它健康、教育目标的关键。”
3
▼
孩子“犯错”该怎么教育
良好的管理不同于惩罚,它不是基于暴力,而是理解、互相尊重、有效的双向沟通。体罚其实是为坏行为提供了一个仿效的榜样,给小孩子的信息是,成年人认可使用暴力来解决问题或冲突。
体罚不是
教育孩子的方式
不应把尊重和畏惧混起来。由于怕被惩罚而执行“好”行为意味着儿童是在避免受惩罚,而不是出于尊重而表现良好。当时表现出的遵守似乎表示体罚有效,但其短期及长期的负面效应(包括认知发展差、教育结果差、退学)其实对学习有不良影响并会损害教学和学习过程。
当儿童认识到内在价值的时候他们才真正尊重人和事物。当教师和家长表现出尊重儿童的尊严和人身权的时候,孩子们就会学到互相尊重。当老师们以正面的、非暴力方式管教儿童的时候,儿童会认识到可以在无损尊严的情况下解决冲突。
因此,旨在确保儿童考虑其他人和自己的行为后果的正向教养便是救助儿童会推崇的“教育”方式之一。此前,我们也推出过一些有关正向教养的文章,五一小长假期间,不如带着自家娃一起再回顾+体验一下那些我们推荐的正向教养小秘籍:
Save Daily|是的,一个儿童机构的工作人员去参加了个“带娃”培训营
五一后,我们也将推出更多有关正向教养的小秘籍,想要获取最新版的独家小秘籍,就快快来关注我们吧!
对“打小孩”说不!
用正向教养的方式带娃,我们可以的!
点击阅读原文,获取完整的“不打小孩”小手册,以及更多儿童保护的资料吧~
发现更多精彩
关注公众号
点击阅读原文,获得更多精彩